公历每年2月18日前后为雨水节气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,为交“雨水”节气。雨水,表示两层意思,一是天气回暖,降水量逐渐增多了,二是在降水形式上,雪渐少了,雨渐多了。雨水前后,油菜、冬麦普遍返青生长,对水分的要求较高。“春雨贵如油”,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。
雨水时节空气湿润,又不燥热,正是养生的好时机,当然首先要调养脾胃。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,选择饮食调节、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。
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,早晚较冷,风邪渐增,常见口舌干燥、嘴唇干裂等现象,故应多吃新鲜蔬菜、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。应少食油腻之物,可多食红枣、淮山、莲子、韭菜、菠菜、柑橘、蜂蜜、甘蔗等;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,可做成莲子粥、山药粥、红枣粥等。
此季节应少食羊肉、狗肉等温热之品。
药物调养则要考虑脾胃功能的特点,用生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。可选用沙参、西洋参、决明子、白菊花等。精神上还应注意清心寡欲,不妄劳作,以养元气。
雨水节气少吃酸
雨水节气,标志着寒冷的天气逐渐消失,而春风拂面和绵绵春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。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《千金方》中论及春季的饮食养生时曾提出:“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的饮食原则。意思是说,在春季里除了重视对肝脏的保养外,还应该注意对脾胃的调养,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少食用酸味食物,多吃甘味食物,以调养脾胃。传统饮食养生学认为,西红柿、柑、橙子、橘、柚、杏、木瓜、枇杷、山楂、橄榄、柠檬、石榴、乌梅、鳟鱼、蜂乳、醋等为酸味食物,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绝大多数食物都属于甘味食物,如米面、蔬菜、禽鱼肉蛋等。其实,具有酸味的食物往往含维生素C较多,所以只是强调适当地少食酸味食物而不是不食。
北方的春季多风,气候干燥,宜少食油腻食物,多吃些新鲜的蔬菜、水果,以补充人体水分。另外根据“食甘健脾”的原则,适量地多吃些大枣、山药、莲子及豆类食物有益于保养脾胃。介绍两个健脾益气的食疗方:
红枣莲子粥
一、红枣莲子粥原料:红枣20枚,莲子15克,大米100克,水适量。将红枣、莲子、大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,旺火煮沸,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,食用。
功效与主治:具有益气健脾、补虚健身的功效,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体倦乏力、大便溏泄等症状者食用。
二、薏米山药粥原料:薏米(薏苡仁)10克,山药10克(鲜山药50克),大米100克,水适量。做法同红枣莲子粥。
薏米山药粥
功效与主治:具有健脾渗湿、滋补肺肾的功效,适合于有消化不良性腹泻、大便溏泄、全身无力、心悸气短等症状者食用。